TEL 0551-63542827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即 貨幣政策以何為基調?
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網友王振峰認為,未來貨幣政策走向,可能會更多地體現出“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性。在管住廣義貨幣M2增速的同時,盯住GDP增幅、CPI增幅以及城鎮登記失業率等重要經濟指標變動,央行將可能繼續運用降息手段甚至是降準等操作方式,以及在公開市場更多進行正、逆回購均衡操作,來維持一個適當的流動性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5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5年經濟工作,提出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明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提“新常態“。而與前兩年直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才透露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取向不同,此次會議提前明確了這兩項宏觀政策的主基調,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五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12月6日中國新聞網)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是幾年來中國財經政策的“雙組合”。這次政治局會議釋放出“穩增長”和“調結構”須保持平衡的明確信號,就是要求明年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積極跟進,體現和維護這種平衡性,以促使經濟增長穩中求進。因此,明年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平衡“穩增長”和“調結構”。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發出的2015年經濟發展“八大信號”中,有兩大信號值得高度關注。一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雙支撐”。透過前一個信號,可以洞察明年的財經政策走向:要讓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內;而后一個信號則突出了“穩中求進”總基調中“求進”的一面,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狠抓改革的同時,突出創新驅動戰略。
從貨幣政策來看,平衡“穩增長”和“調結構”的色彩也將更為強烈。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困擾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得不到根本解決。多年來,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推出了一系列要求緩解“錢緊”、“錢貴”的政策舉措,但相當多的企業依舊喊“渴”,仍然面臨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和融資供給不斷收縮的雙層重壓。這說明整個金融體系建設環節與市場化要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比如一些破借融資難、融資貴的措施落實不到位,導致政策“空轉”;又比如讓貨幣政策“寬松”,的確可以提升社會融資池里的水位,但政策“寬松”本身是把雙刃劍,措施上往往利弊互見,難免會影響到操作時的頭寸和力度。
目前中國GDP增速放緩明顯,CPI持續在低位運行且明年整年恐怕會降至2.0%以下,國內通貨緊縮預期或將增強。另外,2014年人民幣階段性持續貶值或已結束,但單邊升值的勢頭也有動力不足之感。如此看來,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存在著較大的擴大貨幣寬松的空間和余地。我們知道,央行降息后的利率與11月CPI對比,仍然是正利率水平。
未來貨幣政策走向,可能會更多地體現出“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性。在管住廣義貨幣M2增速的同時,盯住GDP增幅、CPI增幅以及城鎮登記失業率等重要經濟指標變動,央行將可能繼續運用降息手段甚至是降準等操作方式,以及在公開市場更多進行正、逆回購均衡操作,來維持一個適當的流動性水平。未來,央行也將更加注重貨幣政策工具的優化配置和運用創新工具組合,講求貨幣政策作用效果的“精確度”。(中國經濟網網友 王振峰)